• 主页 > 养殖知识
  • “1+3网络联校”艺术教育联动机制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html模版“1+3网络联校”艺术教育联动机制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使教育和教学手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艺术教育是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使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信息时代,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需要相关工作者进行相应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联动机制;信息化;教学改革

    前言

    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各个层面,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影响,推动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1]。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也在不断更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立足于学校和其它教育实体机构,学校间的教育资源是相对独立的,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进行统一整合,但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们的教学体系就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而是由实体校园和虚拟学院组成的新式教学体系。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已不限于传统的口头传授,计算机、网络等手段能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甚至可以不用出门,就能通过虚拟的网上课堂与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网上联校在信息化背景下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基本实现了基础教育的全面覆盖,许多贫困地区的教育设备也逐步建成。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的乡村教育基础设施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加集中和优化。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联校可以突破校际壁垒,实现校内外资源的共享,以更低廉的费用,让乡村学校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质量教师和课件的价值,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教学“质”的飞跃[2]。

    二、网络联校中美术、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建设

    怎样利用互联网作为桥梁,使高质量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如何以课堂教学作为切入点,通过优化教学,使城乡教育达到最大程度的平衡?网络联校是时代的产物。网络联校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实体,它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主课堂”和“从课堂”连接在一起,让课堂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没有边界。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两种教学模式:

    1.名师对接

    利用摄像设备将位于城市和农村的主、从教室的教学视频信号传输到流媒体译码器,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另一教室,实现了教室内的同步教学。在应用过程中,主讲老师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并由主讲老师进行。在老师提问的时候,主从多课堂可以同时进行讨论,在主课堂里,学生讲话时,全向性的话筒会采集到语音信号,摄像机会自动捕捉到讲话的学生,这时,教室里的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学生的演讲画面。当从课堂学生讲话时,老师会把屏幕调成从教室的录像,在这个时候,教室的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学生的演讲。在网络联校存在多个从教室时,应严格控制学生的发言顺序,确保联校工作有序、顺畅。

    2.班班对接

    在名师模式下,一间主课堂经常会连接多个从教室,为了提高美术、音乐教学的效率,所在班级应积极与城镇学校班级加强沟通联系,以班班对接形式进行教学。在开始教学之前,两个班的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课程,并决定课程的内容。比如,在音乐方面,城市学校的硬件条件比较好,可以让城市班的同学来演奏,乡镇班的同学一起唱歌,这样就可以一起完成音乐课的学习。再比如,农村还有许多传统的音乐艺术表现,在课上,可以让乡镇班同学们表演,吸引城市班的同学们的传统乐器学习系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同时,在交流与表演活动中,也可促进学生的交际技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又比如,相对于城市,乡村保存着许多原始的东西,在美术教育方面,作者把教室迁到了一个美丽的乡野之间,许多城市学生看到这一幕都是惊叹不已,他们对绘画的热爱也被点燃了,拿着画笔,开始记录着这幅美景,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艺术素养。

    三、网络联校中课堂教学的同步

    首先,精心准备,是实现网上联校课程与课堂教学同步的重要保证。教师应预先通过互联网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对方的真实状况和目前的教学状况,在二者兼顾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其次,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在网络联校过程中,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特点,怎样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本文作者采取了教师共评的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学生的总分[3]。如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城镇大学生的绘画基础较好,而乡村大学生的想象能力较强。因此,在作业评估时,双方老师都会从基础和构图两个层面对其进行评估,使评价作用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加强课堂反思和总结,这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必要过程。反思是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通过反思和交流,我们可以反思课堂教学的所有细节,如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学生的表现,也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通过反思,主课堂教师们能够进一步提了他们把握教科书和课堂的能力;通过反思,从课堂教师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主课堂教师的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结语

    总之,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应继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方式与方式,进一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美华. 点亮山区孩子的梦想——浏阳市浏阳河小学网络联校实践纪实[J]. 湖南教育A,2021(2):32-34.

    [2] 杨小凤. 对助课辅导教师职责的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1).

    [3] 张纲. 网络联校远程课堂的互动研究[J]. 中外交流,2020,27(8):348-349.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一般课题《“1+N网络联校”艺术教育联动的路径和策略研究》(课题编号:HNETR18121)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onrmal.com/yangzhizhishi/9126.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