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养殖知识
  • 阿丽玛: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html模版阿丽玛: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至关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阅读中,学生不仅能收获语文知识,丰富自身情感,还能得到思维、能力、素养的综合锻炼,对其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都大大有利。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基于此,文章分析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路径

    引言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当中,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处于一种半停滞状态。出现这种半停滞状态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教师不重视或是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动力不足而出现的教学方面的疲怠。而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学生在小学这一阶段的阅读经历和阅读水平较低,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想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要从多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1]。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思维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以带动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首先,就理解能力而言,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就能理解文本中字与词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从而透彻理解文本并形成深刻的记忆。与此同时,由于理解能力的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其次,就表达能力而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会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主人公深入对话,从而领悟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从而使学生自身的语言与表达能力提升。另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使他们读懂作者的“心声”,也让学生知道如何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描写所见所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2]。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路径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要想顺利实现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首先要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然后利用思想的导向性控制行为,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他们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日程。尤其在阅读课上,不能只专注讲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作者背景等内容,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简言之,不仅要让学生“读会”还要让他们“会读”,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展开阅读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阅读能力”这个概念比较宏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处理,不断细化和具体化,设置具有导向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朝着明确的、正确的方向努力。在细化目标之前,我们需要知道阅读能力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这样才能设置科学详细的阅读教学目标。阅读能力简单来说就是阅读者阅读文本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包括对阅读材料的个性化鉴赏、正确理解、有效感知、批判性反思以及实际应用等能力,通过学生外向的阅读行为以及内隐的阅读思维过程表现出来。

    例如,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这节课介绍了西沙群岛富饶的物产与美丽的景色,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祖国风光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仅要让他们认识“饶”“优”等生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段落,知道课文内容是从海水、海底生物、岛上的鸟这三个方面展开的,主动积累文中优美语言,感受海底世界的富饶,能够在朗读过程中通过关键词、关键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意思,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西沙群岛的美等。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并围绕它树立教学目标,才能在深化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实现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喜欢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自己走,课后练习题也会给出标准答案,学生完全是在被动地学习知识,一节课并没有多少时间是留给学生的,更没有时间进行阅读。教师可以每堂课专门留出一些时间来让学生参与到阅读中去,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文章,根据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更准确、清晰地表达。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打破常规,让学生在自由的时间里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比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可以让三个学生一起来朗读,一个读旁白,一个读狐狸的说话,另一个读老虎的说话,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更容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读完后,还可以请几个学生来扮演角色,一个学生扮演老虎,一个学生扮演狐狸,再找几个学生扮演别的小动物,学生共同来演绎,营造了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踊跃参与,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表演的能力,解放天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有趣和自由,让整个课堂丰富起来。高年级可以提供一节课专门进行阅读的训练和讨论。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几篇课文,常规地一人接一人地读,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3~5人一组,每个小组自己选择语文课本中喜欢的课文,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选出读得最好的一组。还可以进行默读比赛,比如教师选择一篇课文,让学生进行默读,谁先读完,谁就可以站起来,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名字,选出前五名给予一些小奖励,对其他的学生也要进行鼓励,课后加强阅读,提升学生默读的速度。

    (三)实践中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微观层面解析文章,是拥有较强阅读能力的表现,而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解析文章的基础上掌握精准化、细致化的阅读方法,可以在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完成从粗读至精读的跨越,由此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课文中的基本信息,据此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运用读写结合、读演结合等手段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之能够在阅读中获得全新的感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在表演中品味课文中的独特韵味与思想感情。

    例如,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不同形式的读写、读演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扩大知识面,正确认读生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使之形成对课文的初步认识。然后,教师可通过展示闰土的形象激发学生对人物外貌、特点的思考。随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初识闰土的基础上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词语,感受闰土天真活泼的少年形象,从而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围绕“我”与闰土之间的趣事开展“读演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围绕故事情节设计表演节目,在表演实践中进行深入思考,体会一边阅读一边表演的乐趣。最后,教师出示“看瓜刺猹图”,开展看图写作实践活动,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点,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阅读能力的教学,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其他学科的基本功能,更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并以多种方式来开展这一教学环节,要通过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秀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0(18):61.

    [2]黄桂娇.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07):20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onrmal.com/index.php/yangzhizhishi/1369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