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同课异构”活动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新形式。我们把课堂移向了录播教室,实录教学过程:同学科教师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研究目的,实现教师专业能力成长。我校英语老师通过在录播教室中对英语课同课异构,使课例呈现出多种丰富的形态,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 同课异构 创新 教研 有效教学 反思
所谓的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可分为一人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等形式,一般采用多人同课异构形式。
一、“同课异构”开展的背景
1.教研方式的改变
传统重听课,忽评课的做法难以收到最佳学习效果。以往的教研活动多于形式和表面学习,难以真正达到教研目的。
2.师资的多元性
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教学风格,经验不同,人生阅历不同。对一节课的处理方式也是千差万别。而这正是我们丰富的学习资源。
3.科技的进步
录播教室在中学的普及,使很多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可以有更加深入和细致的了解。它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我们的教研活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了。英语老师们的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热情参与,积极钻研的态度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录播教室,开展“同课异构”具体操作步骤
下面以七年级《why do you like koalas》section B三位老师的同课异构,阐述了实施过程。
1.课堂建构
经过安排,同课异构的三位老师在录播教室开始上课。大家通过直播观看。老师的课可谓是各有千秋。无论是教学切入点,侧重点,教学内容的取舍,还是教师仪表,教学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
(1)从听力材料的异构看对教材的处理
《why do you like koalas》section B主要讲了不同动物的习性和特点,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语句进行介绍。课文涉及到听力和三篇小短文。林老师将课文的材料进行了处理,将三篇小短文也进行了听力的处理,十分的巧妙。使整堂课既传授了学习策略,即听力学习策略,Listening Tip 1: Listen to the key words.(注意听关键词)
Listening Tip 2: Take notes quickly.(快速做记录)
Listening Tip 3: Look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before listening.(听前仔细浏览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三篇小短文的处理,因为这三篇小文章很短,学生能够看得懂,如果作为阅读来处理的话会简单。林老师用了三个不同的题型对这三篇小短文进行了处理。第一篇是Listen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s.第二篇是Listen and finish the information chart. (听并完成信息表)第三篇是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设计有简单到难,体现了学习的逻辑性。
周老师由于她背的课没有涉及三篇小短文。所以她对对课文所给的听力材料进行了挖掘,where are they? 结合上单元所学的问路知识带入对话中,让学生进行了操练。巩固复习了前单元的知识。
而马老师在落实方面则更加重视,她也侧重将听力的材料做为学生对话的模版进行了重点的操练。
(2)看作业设计的异构
林老师在课堂中主要灌输了学生听力技巧的策略,在她的作业中她也涉及到复习听力技巧,可以说她是作业与教学目标基本吻合。
周老师的作业布置得比较全面,强调了课后的复习和课前的预习工作.
马老师的课堂侧重学生的写。因此在她的作业中也再次将这个任务落实强化。她强调了教了什么就写什么,做什么。可见她的作业是对学生掌握扎实度的一种训练。
2.集中评课研讨
在听完课之后,全体英语组老师进行了畅所欲言的评课。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探讨问题。大家一致对林老师处理教材的睿智表示肯定和赞同。设计独到,方法多样,不拘泥于教材中,跳出教材最后又回归教材,对学生单词的教法也是十分的细致:通过音节的划分帮助学生记忆单词,通过单词的变形掌握单词的写法。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对于周老师和马老师我们也积极学习了她们的优点,如:通过猜一环节导入能吸引学生,给学生展示的平台等。同时也指出不足:周老师可能是由于年轻教学经验不足,对于一些细节的处理不够谨慎;马老师课堂用语的简单化和习惯语“understand?”的频繁使用。
3.教学录像保留
课的讨论是积极而且是有效的。为了使我们的课能够给我们更大的学习空间。电教组的同事将此次教学录像保留供我们日后研究学习。
三、对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反思
1.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构建对话平台
开课本身就是教研,老师在备课,上课,评课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智慧,纷纷展现自己的水平和观点,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2.培养创新精神,达到有效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提倡学生要具有这种精神的时候,也要求我们的老师有这种精神。在一堂课中,老师想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他人,能吸引学生,那么必须要求我们对教材有所创新。我们希望通过教研活动带来的思考可以帮助教师处理好“用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
3.创设条件,促校本教研开发
“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方式,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博采众长。它还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开发了立体的教育资源,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同课异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这种教研为我们提供了展示和发展的空间。“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英语教研组必须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倪小东《“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的尝试》,《小学教学参考》2006,9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1
钟启泉《“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上海教育科研》,2008,1
陶秋云《推行同课异构深化校本教研》,《湖南教育》2005,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onrmal.com/index.php/yangzhizhishi/1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