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养殖知识
  • 边远山区学校学生劳动习惯培养策略及探究

    html模版边远山区学校学生劳动习惯培养策略及探究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按照国家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从2022年9月份开始,学校要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并对各个年龄段,对课外劳动时间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让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提供了重要保障,劳动教育课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关键词】劳动教育 习惯养成 策略

    一、劳动教育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学生渐渐地远离了先辈们传统的体力劳动,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不参于家务劳动。我们曾经倡导的“劳动最光荣”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认为劳动是一种本能。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向孩子渗透读书才有出息,不要做农民的思想。因此,学生在潜意识中轻视劳动的思想一定程度的存在。

    (二)、学生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抓学习成绩上,孩子们认为只要考高分就可以了,致使接触劳动教育的机会日益减少。每年升学,分数基本是作为录取学校的唯一标准,成绩好的就读好的高中或报考公费师范生,成绩差的就读职业学校。没有哪个学校会以劳动能力来衡量一个学生。

    (三)、家长的过度溺爱和代劳,使孩子散失了劳动机会和劳动能力。洗衣叠被、刷碗扫地、煮饭炒菜等等一些最基本的劳动几乎都被家长包办了,使学生没有提升劳动技能的机会。

    劳动教育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和意义?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又该如何培养?是摆在我们边远山区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课题。

    二、学校历史及现状

    学校历史:我校60多年的校史,是一部艰难发展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无私奉献的历史。尤其是2008年春,我校遭受了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投资共570万元的教学楼、综合楼等主体工程拔地而起,附属工程如围墙、改水、绿化美化等也相继完成。2016年,我校成功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学校运动场、教学设备设施进一步得到了质的提升,一座花园式的校园如今展示在人们眼前,标志着我校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校校园稳定,人心凝聚,广大教职员工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学生现状:我校为边远山区学校,交通相对闭塞,经济条件落后,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大部分学生跟随着爷爷奶奶、祖父母或寄养在亲戚家生活,有些孩子甚至双休自已在家,由于长期生活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看管、引导,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能力不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目标及原则

    (一)学校按课程标准在五至九年级开展每周一节的“劳动技术课”,挑选劳动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任教,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把我校打造成偏远山区劳动教育特色校。

    (二)重点分析我校留守儿童的劳动技能情况,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留守儿童建立档案,派专人进行管理,并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比较,掌握留守儿童劳动行为习惯的第一手资料。

    (三)通过劳动习惯的培养,进而解决山区留守儿童其它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通过在校期间老师的督促与课外监护人的督促、共同配合,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可行性分析

    (一)、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轻,整体素质高,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在教职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们有朝气,想干事,也能干事。领导班子思路清晰,战略目标明确,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

    (二)、我校教师都能以校为家,都具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能吃苦耐劳;而山区孩子单纯,质朴,天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要方法得当,引导得好,学生的不良习惯易于改变。

    (三)、我校为高寒山区学校,加之又远离城市和工业区,无任何污染,所以,当地的高寒无公害蔬菜、各类养殖远近闻名。学校周边有印象五岭基地,有大亚湾蔬菜生产基地,有野生黑山羊饲养基地,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蔬菜基地、农场进行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的体验、培训、学习。

    (四)、校园的硬件设施已经完备,学校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抓内部管理,抓学生行为习惯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上。

    五、劳动习惯培养价值

    (一)、通过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校定期开展劳动教育,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互帮互助,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掌握沟通技巧,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集体生活中。

    (三)、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积极探索"观察-实践-再观察-再实践-总结"劳动实践课育人的模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劳动中实践、总结,然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形成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家长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班主任要与家长及接管的祖父母等取得联系,不能过度溺爱孩子,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

    六、开发劳动教育新高地

    (一)、认真规划,科学管理。我校根据高寒山区的气候、地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劳动基地建设。计划在校园东北面的荒地上开辟一片劳动基地,成立以后勤副校长任组长,后勤工作人员、班主任、学科劳动教师为指导教师的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将基地挂牌分片划分到各班级,制定劳动实践基地评比方案。根据土质和气候特点种植作物,到了收获季节,以班为单位为食堂加工,品尝,让学生体验劳动快乐、亲身体验劳动成果。

    (二)、开发学校综合楼前池塘劳动基地,开学初,把池塘水放干后,组织学生清理池塘里的杂物,老师用石灰进行消毒,灌注清水,学校购置鱼苗,劳动课老师带领学生在厕所后面翻土,在土地上种植鱼草,劳动课组织高年级学生责任割草。生物课学生观察鱼的生活习性,每年区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老师可以就地取材。

    (三)、学校将校园绿化区域划分到各班自主经营管理。各班根据所划分区域植物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栽培、浇灌、修剪、维护管理,既分工又合作,让学生体验集体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总之,农村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应该成为我们农村孩子的乐园,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劳动中,我们的孩子们能在一个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真实”地成长,并一路收获阳光雨露,获得真正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边远山区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方法与策略研究》本校课题

    2、新时代小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onrmal.com/index.php/yangzhizhishi/1361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